新闻动态

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共筑“长钱长投”的生态闭环丨“陆家嘴金融沙龙”第五期

发布日期:2025-04-18 12:45    点击次数:120

在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进一步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中长期资金的入市具有非常重要意义。从政策到专业机构,中长期资金入市面临着哪些卡点和堵点?各个金融领域在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方面有着哪些潜力和机会?在政策调整、机构管理、市场优化等方面,有哪些可能举措将对此起到有益作用?本次陆家嘴金融沙龙,将以“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共筑‘长钱长投’的生态闭环”为主题,邀请多位重磅嘉宾展开深入探讨,敬请期待!

该期金融沙龙的电视节目4月5日21点在第一财经频道播出。

 

主题演讲: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A股市场的实践与探索

申万宏源证券执委会成员、申万宏源研究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周海晨认为,中长期资金对资本市场发展至关重要,但目前存在四大堵点:制度环境待改善、资本市场吸引力不足、机构激励机制短期化以及居民储蓄转化不畅。他强调,中长期资金入市面临投资比例限制、会计准则影响和税收优惠不足等问题;同时,A股赚钱效应不高、上市公司质量有待提升,导致资本市场吸引力不足。此外,短期考核压力使机构倾向于短期配置、居民高储蓄率与低投资转化率也形成矛盾。

周海晨提出,可以借鉴海外经验,完善养老体系,推广被动投资工具,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在国内,需拓宽养老金来源,提高银行和保险资金权益配置比例,优化监管规则。同时,要构建适合长钱长投的市场生态,建议引入长期投资税收抵扣,推动考核机制长期化,丰富风险对冲工具。此外,可以通过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建立奖优罚劣机制,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他认为,通过制度创新、生态构建与治理完善,可形成“长钱、长投、长牛”的良性循环,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规划研究部副主任邵蔚表示,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关键。我国发展科技自立自强需中长期资金支持,因为只有中长期资金才能平衡好收益与风险的关系,并给予创新企业足够的耐心和支持。我国的养老金作为长期资金,规模与发达国家有差距,权益投资比例较低,建议推进养老金运营的专业化和市场化,建立契合长期资金和耐心资本运作理念的政策机制,从而提升养老金体系可持续性和资本市场长期资金供给。

社保基金理事会的经验表明,长期资金应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责任投资,通过多元化资产配置控制风险,来支持国家战略以把握产业趋势。这些方法有助于中长期资金更好地支持科技创新和国家战略实施。

申万菱信基金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晓升提出,发展养老投顾业务是激活长期资金入市源头的关键。目前我国养老金对市场的支撑作用不明显,其中一个原因是年金的权益配置太低,企业年金配置缺乏个性化选择的空间。

为改善现状,可试点将年金投资选择权更多地交给个人;参考“下滑曲线”理论,依年龄调整权益配置比例。同时,陈晓升建议发展专业养老投资顾问,帮助个人进行科学资产配置。这些举措可以有效推动更多长期资金入市,从而提升A股市场的投资规模。

上海信托党委委员、拟任副总经理初冬指出,信托公司在中长期资金入市方面潜力巨大,但依旧面临许多卡点。在内因上,信托的灵活性是其核心优势,可通过差异化产品设计满足多样化需求,但当前信托机构的投资能力还有待提升,并不能完全满足投资者日益增长的差异化投资需求。此外,短期业绩考核压力也限制了“长钱长投”。在外部环境方面,目前资本市场吸引力有限,相关政策支持也有待加强。

初冬建议从三方面发力:一是优化长周期考核机制,降低短期投资冲动,强化长期增值与财产安全目标;二是丰富中长期资金可投产品,通过跨市场、多资产配置构建差异化组合,发展创新产品;三是推动政策支持,包括税收优惠、估值模式调整等,同时加强上市公司治理与监管,构建“愿意来、留得住”的投资生态。

太平资产资产管理事业部总经理陈晨认为,保险资金加大权益资产配置面临三大挑战:年度考核机制导致短期化倾向、偿付能力约束限制投资,以及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增加。为应对这些挑战,他提出强化长周期考核、优化偿付能力管理、降低权益资产风险因子,以及加强投资能力建设以识别优质企业。

陈晨提出,从长远看,制约保险资金投资权益市场的因素还包括投研体系不足和投资者回报不足。保险公司需完善投研体系,把握新兴行业投资机遇,同时强化投资者回报以形成良性资金循环。

 

行业对话: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我们还存在哪些卡点和堵点?

打通中长期资金的入市渠道是各个金融领域都有必要深入探索的课题,种种难点的另一面也蕴藏着许多值得尝试的机会。在本期陆家嘴金融沙龙的圆桌讨论环节,嘉宾们围绕着“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我们还存在哪些卡点和堵点”的话题,着重深入探讨了入市的各种方法和路径。

关于养老金问题,邵蔚指出,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需扩大社保基金储备渠道,充实养老财富。他建议在有条件的省份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市场化运作规模,通过投资收益缓解养老金压力。

有关公募基金对于中长期资金入市的作用,陈晓升认为主要体现在发现优质资产、创造优质产品及优化资金配置。基金公司需精准识别如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的优质资产,设计适配中长期资金入市的金融产品,并帮助投资者进行长期资产配置,避免短期博弈。

在信托方面,初冬强调信托产品架构灵活,期限分层与现金流分层设计是其优势,可满足不同投资需求。信托在跨境及基金现金流重构方面也有独特作用,如发行双币产品和长期限现金流分层产品。她建议发展家族和家庭信托,转变提升机构投研能力,帮助投资者适应资本市场波动。

对于保险资金,陈晨认为其具有规模大、期限长、追求绝对收益的特点,适合配置稳定现金流、长期增值及平滑利润的投资标的。除蓝筹股和红利股外,保险资金正关注两类资产。一是以交通、能源、仓储物流等强现金流项目为底层构成的REITs,二是符合险资会计准则优化的战略资产。第二类资产适合保险资金以私募基金的形式来投资,受到政策层的鼓励,通过权益法核算平滑利润波动,推动长钱长投,最终使保险公司更好地发挥耐心资本的市场稳定器作用。

在基金业考核机制方面,陈晓升和邵蔚分别强调了基金、养老金两种资金投资考核长期化的重要性。陈晓升建议基金考核关注五年而非三年业绩;应回到基准,强调基金经理应该专注于战胜基准而非业内竞争、排名,以投资者利益为先;基金投顾需以投资者目标为导向,争取达成约定收益。

陈晨提出,如果投资者回报能够进一步提升,那么这将促使资管行业从立足自身发展转向以投资者为中心,关注投资者诉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此外,行业将出现分化,核心竞争力不再是排位和规模,而是长期回报、客户服务、风险管理及创新能力。

中长期资金的入市对于改善A股市场资金供给结构、稳步扩大投资规模等有关键作用,能有效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中央对该问题非常重视。今年1月,中央金融办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聚焦公募基金、商业保险资金、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堵点问题,提出一系列举措。在本场沙龙中,来自基金、信托、保险等各个金融领域的专业嘉宾们纵观历史、放眼全球,深入探讨了目前入市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堵点,并从政策建议、管理改革、投资能力升级等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为观众展现了值得期待的可能性和愿景,为我国金融行业的进一步优化发展贡献力量。

“陆家嘴金融沙龙”由上海市委金融办、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指导,“陆家嘴金融沙龙”秘书处主办,第一财经、财联社提供媒体支持。系列活动将持续输出金融改革“浦东智慧”,深度赋能浦东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助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区建设迈向新高度。

本场沙龙详细内容,敬请关注第一财经频道4月5日21:00播出的电视节目:《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共筑“长钱长投”的生态闭环》。

举报 文章作者

第一财经

相关阅读 推动长期资金入市何解?陆家嘴金融沙龙第五期共谈“长钱长投”多方协同

本次会议以“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A股市场的实践与探索”为主题。

125 03-30 18:01 深度参与“走出去”的磅礴进程 共建企业出海金融服务新生态丨“陆家嘴金融沙龙”第四期

如今,中国企业加速全球产业布局,新一轮的“走出去”浪潮正在逐步形成。从贸易到投资,从制造到服务,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企业面临怎样的挑战,需要得到哪些助力?基于众多企业的需求,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将如何提供高效、安全、创新的跨境投融资服务?面对企业遇到的难点、痛点,金融和其他相关业态,将如何构建协同创新的生态圈?第四期“陆家嘴金融沙龙”邀请金融、法律等领域的重磅嘉宾,围绕“深度参与‘走出去’的磅礴进程,共建企业出海金融服务新生态”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58 03-28 14:02 全球化浪潮下,中企“走出去”的金融服务探索与挑战应对

通过创新跨境投融资服务助力企业“走出去”。

161 03-27 12:31 中资企业“走出去”提速,金融机构如何助力投融资服务?

面临财务、金融和法律合规等多重风险。

182 03-25 20:39 破局与重构:价值驱动型并购重组新范式丨“陆家嘴金融沙龙”第三期

随着我国全面注册制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资本市场并购重组有什么新动向?如何理解上市公司重组正从“套利型资本运作”向“产业价值重构”的深刻转型?泛半导体行业未来的投资趋势又如何把握?3月15日,第三期“陆家嘴金融沙龙”以“破局与重构--价值驱动型并购重组新范式”为主题,汇聚来投研、投资机构、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等资本市场参与方的代表,共同探讨注册制改革深入推进背景下,并购重组的前沿趋势与实践路径。

35 03-21 11:38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